到目前为止,心理学对人类行为的研究,着重在遗传(请读都是基因惹的祸?)和环境(请读人是过去的产物吗?)上。心理分析学派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是小时候被父母亲决定的,而生物学派认为是由基因,大脑结构,和生理激素决定的。尽管他们对人类行为的决定因素看法不一样,但同样的是,他们都是宿命论,他们都认为人是被决定的,人没有自主权。万物之灵的人,是绝对不会希望自己没有自主权。然而,这两派理论,却深受一般人的欢迎,因为他们把一个人的行为责任,要不推到父母亲的头上,要不就推到基因的头上。人喜欢自主权,但人不喜欢负责任;这是这两派这么受欢迎的原因。很不幸的是,不管人怎么样把自己行为的责任,推到父母亲或是基因的头上,当一个人希望他的行为问题得到解决时,唯一能做的,还是得自己负起责任,进行改变。
皮亚杰是认知学派的鼻祖,他观察自己的三个孩子,发现他的三个孩子,有同样的父母亲,在同样的环境下长大,然而,三个孩子却发展出截然不同的性格来。他因而认为,孩子是和环境互动(请读孩子是张白纸吗?);一个人的行为,不是由环境决定,而是这个人和环境互动的结果。如果我们观察一下旁边的人,不难发现,在同样环境下长大的人,可以有截然不同的结果。很多中国人小时候都被父母或老师骂做“笨”。然而,被骂笨的孩子,却可以有不同的反应。有的孩子因此而愤怒,这种孩子后来就成了愤怒的人。有的孩子不服气,想要拼命表现,证明自己不笨;这些孩子后来就成了拼命表现的人。有些孩子因此而自哀自怨自怜,这些孩子后来就成了自哀自怨自怜的人。有些孩子因此而讨好父母亲或老师,希望父母亲或老师高兴,自己就可以少挨点骂;后来,这种孩子就成了讨好人的人。有些孩子因此而觉得自己是笨,因而放弃,不再努力;后来,这些孩子就成了放弃不努力的人。当然,也有孩子可以对这些责骂淡然视之;这些孩子,后来就成了可以接受批评而不被打倒的人。同样的环境,可以产生这么多不同的结果。其实人不是被环境决定;人是被自己对环境的反应决定。
万物之灵的人是有主权有自由意识的。人不是过去的产物,也不被基因,大脑结构,或生理激素决定。这些因素可以影响一个人,但没有办法决定任何人。如果在孩童的时候,一个孩子不知道如何和环境有一个健康的互动,以至于后来产生了问题;这个人在长大之后,仍然可以对自己小时候的环境,有一个新的评估;并且重新学习一个和环境互动的健康模式。人的一生由自己决定,因为人是被自己和环境的互动决定,而这个和环境互动的模式,是可以学习的。
新州中区华人全人輔助中心的免费服务项目包括:家庭,人际关系,文化适应,焦虑,抑郁,特殊孩童教养等等問題。预约电邮:cjcpcc@tinatchen.com。其他稿件,请上 cjcpcc.tinatchen.com
新州中区华人全人輔助中心供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