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程还是结果

一位北大的高材生赴美留学,初到哈佛的第一天晚上,他想去哈佛的图书馆看看,因为他非常明白,一个学校的好坏,从它的图书馆可以看出来。这位高材生一走进哈佛图书馆,他被眼前的一幕吓到了;他看到哈佛的学子,在图书馆里读书的时候,每个人都是一面读书,一面微笑,一面点头,开心的不得了。想想自己在国内读书的时候,图书馆中的高材生,都是眉头深锁,唉声叹气,还不时敲打自己的头。这位北大的高材生,当场很快的下了一个结论:中国永远没有办法跟美国竞争,因为中国的高材生,是越读书越痛苦,而美国的学子,却是越读书越开心。读书痛苦的人,是永远没办法和爱读书的人竞争的。因为爱读书的人,是越读越开心,越读越想读,想叫他不读都没办法。

这位北大的高材生所观察到的,不只是哈佛学子和北大高材生的差别,而是美国和中国教育理念的不同。美国的教育,从孩子小的时候开始,就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;带孩子出去观察植物昆虫,示范化学反应给孩子看,让孩子自己摸索研究做机器人…美国人认为,做任何事情之前,必须要培养兴趣;他们也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。而中国对读书的传统观念,就是读书是件苦差事;中国人说“十年寒窗无人问”,“吃得苦中苦”等等。根深蒂固的,中国人已经把读书定规为一件痛苦的不得了的事;而中国的父母亲,经常要孩子选择“有出息”的行业,而不是孩子有兴趣的行业。 

不只读书是件痛苦的事,而且中国人还认为,读书不过只是一个手段而已,目的是得到一些好处。所以十年寒窗无人问的目的,是为了“一举成名天下知“,吃得苦中苦目的,是为了“方为人上人”,读书的目的,是为了“黄金屋”,“颜如玉”。无可避免的,中国人的读书动机是外在的(请读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一文)。当读书的动机是外在的时候,人已经不可能有喜欢读书的内在动机了。相对的,外国人经常给孩子灌输的观念,是学习是件有趣的事(learning is fun),培养孩子喜欢学习的心,让孩子可以自发自动的发挥爱读书的内在动机。内在动机给人的,经常是内心的满足与喜乐;而外在动机给人的,经常是压力。

此外,当读书只是一个为了达到目的的手段时,人往往只注意到结果,而不在意过程,甚至这个过程是痛苦的。所以,中国的父母亲经常只关心孩子的成绩,而对孩子在读书过程中的挣扎,毫不在意。因此,多少的中国孩子,在达到学习的目的之前,在学习的过程中,已经被压垮了。西方的学习理念,认为读书是一个享受时,这个学习的过程,本身就是焦距重点。一个人喜欢读书的时候,成绩这个结果不可能会差;过程对了,结果不可能会差;而这个过程的本身,就已经值回票价。

新州中区华人全人輔助中心的免费服务项目包括:家庭,人际关系,文化适应,焦虑,抑郁,特殊孩童教养等等問題。预约电邮:cjcpcc@tinatchen.com。其他稿件,请上 cjcpcc.tinatchen.com

新州中区华人全人輔助中心供稿